時間:2020-11-04 09:03:00
河北滄縣水污染似煮過紅小豆,遼寧阜新地下水污染成“綠茶”,云南東川流出“牛奶河”……面對全國各地嚴峻的水污染問題,各種“水污染致癌”的說法此起彼伏,但從未被證實。近日,中國疾控中心專家團隊公布了一份歷時8年的研究成果,驗證了水污染和消化道腫瘤具有很高的相關性。對此,采訪了該研究負責人中國疾控中心原副主任、北京協和醫學院教授楊功煥,研究水污染問題多年的北京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和北京保護健康協會健康飲用水專業委員會主任趙飛虹,為您做詳細解讀。
8年調查揪出癌癥高發真相
早在2004年,淮河流域水污染問題就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當地癌癥患者痛苦不堪的畫面深深地刺痛了楊功煥,時任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的她,毅然接受了這項艱巨的研究任務。
自2005年起,楊功煥和研究團隊一起來到污染地考察,讓他們震驚的不僅是貧瘠的大地和散發出讓人窒息的惡臭的污水,還有當地政府對群眾死因的無知和忽視。楊功煥回憶說,雖然癌癥死亡率很高,但在當地公安機關的統計數據上并無體現。癌癥高發地區的人口死亡率竟只有3‰~4‰,遠低于全國約6‰的平均水平。“當地并沒有對高死亡率的具體原因進行調查。”
為了更直觀地理解這項研究結果,楊功煥將淮河域“1997~2009年水質污染頻度圖”和“1973~2006年肝癌標化死亡率變化幅度圖”進行對比,最終發現,在污染最重、污染時間最長的地區,即汾河、泉河、沙潁河、渦河以及奎河等支流地區和南四湖流域,肝癌死亡率快速上升,已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數倍,胃癌、食道癌的發生規律也與肝癌基本一致。
根據監測數據顯示,淮河流域污染的主要指標為氨氮/非離子氨、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學耗氧量等。污染主要來自企業生產帶來的“三廢”(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排放。水質污染最嚴重的時期是1996年~1997年、2001年~2002年和2004年~2005年。
鄭重提示:一條污染的河流或者一個污染的湖泊,需要多久才可以凈化到原始狀態,您可以查查資料看看吧!家庭凈水您做到了嗎?